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资讯详情

城市雕塑 承载合肥故事铭刻庐州记忆

来源: 合肥晚报 作者: 日期: 2018-4-11 13:36:15
环城公园栩栩如生的“动物群”,逍遥津公园旁挺拔向上的“鲲鹏志”,九狮苑广场威武雄伟的“九狮”等。上世纪80年代起,这些地标性城市雕塑陆续在合肥屹立,承载了合肥很长时间的一段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老合肥人来说,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深刻记忆……

○具有合肥城市精神的“鲲鹏志”大型青年雕塑

○“捍卫城市的守护神”九狮雕塑

○立于合肥市桐城路文化景区的海阳四家——清初新安画派大家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雕塑

 ○环城公园的动物群雕

○立于合肥肥东站前广场的《包公像》,赵朴初先生为铜像题字

○安徽首座抽象性雕塑《绽蓝》,目前立于杏花公园

中国园林网4月11日消息:环城公园栩栩如生的“动物群”,逍遥津公园旁挺拔向上的“鲲鹏志”,九狮苑广场威武雄伟的“九狮”……上世纪80年代起,这些地标性城市雕塑陆续在合肥屹立,承载了合肥很长时间的一段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老合肥人来说,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深刻记忆。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作为合肥重要文化符号和城市元素的标志性雕塑越来越多,也愈加受到市民的关注和喜爱。矗立于政务新区天鹅湖畔的《鱼水情》、位于和平广场的《艺术环球》,淮河路步行街的《吉》、立于肥东站前广场的《包公像》、桐城路文化景区的《梦回赤阑桥》……这些著名的城市雕塑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见证了合肥这座“文化名城”欣欣向荣和蓬勃向上的发展历程。

合肥的地标性雕塑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们又蕴含着哪些故事和寓意?改革开放以来,合肥的城市雕塑文化取得了怎样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徐晓虹,向他了解了合肥城市雕塑文化的前世今生。

“九狮”、“鲲鹏志”陪伴几代人成长

说起合肥雕塑,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晓虹。徐晓虹曾任合肥市雕塑院院长,现任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委员。合肥的很多著名地标性雕塑均出自他手,同时,他还多次组织省市及全国著名雕塑家参与设计创作了合肥的很多大型系列雕塑,是合肥城市雕塑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人和参与者。

“合肥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1982年城市雕塑艺术开始在这个城市里起步,这30年来,合肥城市雕塑经历了一个从繁荣辉煌到普及大众的过程。”徐晓虹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那时合肥还没有雕塑院,只有一个合肥市雕塑办公室,却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合肥地标性雕塑的设计创作,包括九狮雕塑、鲲鹏志雕塑。

“九狮雕塑是1986年建成,当时合肥市雕塑办公室特别邀请了全国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王熙民老先生,经过数年的设计,最后完成了这组标志性的作品。”徐晓虹说。这座高14米的雕塑由三根曲拱交结而成,状如城门,三只站立的大狮子昂首远眺,每只大狮子身上又各驮两只欢奔嬉戏的小狮子,结成城门拱,它们或捧球欲跳,或欢奔嬉戏,或昂首远眺,或含笑迎宾,形神兼备、憨态可掬。当时这组雕塑创作完成后引起了轰动,被市民誉为“捍卫城市的守护神”。

徐晓虹说,九狮雕塑中的巨狮深邃的眼神伴着脚下潺潺流淌的环城河,好像在怀念尘封已久的往事,其实这组雕塑就是表现了合肥九狮桥一带的文化传统,因九狮河而有了九狮桥,又因前两者又有了后来的九狮雕塑,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在逍遥津的东侧、寿春路桥西北侧,还坐落着一座非常具有合肥城市精神的雕塑——“鲲鹏志”大型青年雕塑。“鲲鹏志”1988年落成,也是由合肥市雕塑办公室承建。徐晓虹说,这座雕塑的建造,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做这个雕塑的时代背景,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渐入佳境之时,寓意合肥青年在改革的大潮中,锐意进取,志高无比,在改革开放中腾飞。位置选择在南淝河畔,寄托了合肥渴望崛起的祈盼。”

这座鲲鹏志雕塑,总高13米,底座为大理石,两只翅膀各高10米,中间铜人像高2.5米,两只硕大的不锈钢“翅膀背景”中间,是主题人物健美的造型。雕塑象征着合肥的崛起与腾飞,表现出合肥人民志向苍穹、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气概。

在鲲鹏志雕塑底座上的碑记上记载着:“为了美化合肥,展示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1986年5月共青团合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决定兴建青年雕塑。全市广大团员、青少年积极响应,踊跃捐款,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共筹集人民币15万元,建成大型青年雕塑鲲鹏志。”

“鲲鹏志”雕塑,算得上是合肥最早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批反映城市精神的雕塑,反映意气风发的时代风貌。据不少合肥80后市民回忆,当年这座雕塑在合肥名气很大,更是不少中小学生春游必去的景点之一。徐晓虹感慨道,九狮雕塑是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而鲲鹏志雕塑则是表现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精神,“鲲鹏展翅九万里”,当时在全国都算得上是很大型的雕塑。“当年,这座雕塑在合肥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直到现在,吊车吊装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那场景真是震撼人心,还有揭幕的画面,印象也非常深刻。设计者杨奇瑞当年也付出了很多的艺术探索,从设计到完成花了一年的时间。鲲鹏志不是合肥的第一座城市雕塑,却是合肥第一座反映城市精神的雕塑,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

弘扬传统文化 反映时代精神

合肥国家森林湿地公园的岳飞像,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拱起的双手,合肥杏花公园的抽象性艺术体,合肥市府广场的百家姓综合体,琥珀山庄拉着小提琴的少女,肥东站前广场的包公像,桐城路上的姜夔、黄宾虹和海阳四家……这些令市民如数家珍的合肥著名城市雕塑均是出自徐晓虹之手。

淮河路步行街上的铸铜系列雕塑自1999年始至今,已然成为步行街上不可或缺的休闲景点和文化符号。其中,有一组拱起的双手雕塑很受市民的关注,这组雕塑命名《吉》,很多市民起初看到时都有些不可思议,“这双手立在这里代表什么呢?它跟‘吉’又有什么关系呢?”对此,雕塑的设计者徐晓虹表示,这其中,有着很深的传统寓意。

“你仔细看这双手,它是拱起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流行拱手礼,寓意大吉大利、和气生财。”徐晓虹说,当时为淮河路步行街设计雕塑,他就想到了这些,因为当时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最繁荣的一条商业街,人文气息又非常浓厚,所以他就想到了这样的一个设计构思,用中国传统的“拱手礼”造型为合肥的这处地标性商业街送上最吉祥的祝福,希望大家以和为贵、以和生财、和谐共建。

目前立于合肥杏花公园的《绽蓝》雕塑也是徐晓虹的得意之作,它是安徽首个抽象性雕塑,诞生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组作品是我1988年设计,1989年立出来的。当时立于三孝口的亚联商厦内。”徐晓虹说,那个时代雕塑界多是设计传统题材的作品,而他却在创作和学习中受到了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打破了固有的传统观念,设计出了几组抽象性的系列雕塑,当时在安徽雕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给这些雕塑命名为《建筑空间中的生命体》,设计虚实结合,富有运动感,因为当时是放在亚联商厦的天井内,所以跟周围环境的静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这几组雕塑一直以来广受好评,后来其中的一组雕塑还被庐阳区政府移于环境优美的杏花公园内,供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欣赏,而名字也改成了《绽蓝》,寓意绽放的广玉兰。

多年来,徐晓虹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创作,近几年来最令他满意的作品则是合肥桐城路文化景区的《南宋词人姜夔——梦回赤阑桥》、《海阳四家——清初新安画派大家渐江、汪之瑞、孙逸、查士标》、《黄山魂——画家黄宾虹》及《桐城派历史人文之光浮雕》等系列组雕了。说起这件作品,徐晓虹很是兴奋,他认为这个系列组雕不仅充分反映了合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省会,更是聚合了整个安徽的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对城市的文化品牌提升意义非凡。

“2012年,我受邀为桐城路文化景区设计圆雕和浮雕系列作品,当时我就在构思,什么样的文化能代表咱们合肥乃至安徽的水准和品位?合肥当地的传统文化当然要有,但也要融合全省的优秀文化,还要结合桐城路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打造出一件独具特色的作品来。”

桐城路文化景区有赤阑桥、学校、戏院、文玩大厦,徐晓虹决定以文化、教育、美术为创作题材,根据桐城路的地名,他又想到了桐城派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同时,他认为,安徽是新安画派的发源地,而有关新安画派的雕塑创作,合肥地区还没有过,而黄宾虹与海阳四家都是新安画派的集大成者,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又有历史人物,又有文化学派,以这些为雕塑题材无疑会对当地文化品位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经过一年多的创作,2014年,这件系列雕塑终于与大家见面,得到了专家及市民的一致好评。

如今,“桐城派历史人文之光”主题照壁浮雕位于桐城路上、新改建的合肥45中大门两侧,长约百米,塑造了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80余位桐城派文人形象。新安画派“海阳四家”群雕,及姜夔、黄宾虹石雕,伫立于距浮雕墙不远的“经济合作广场”前。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一条安徽历史文化长廊,使树影婆娑的桐城路充满艺术氛围,成为合肥最富人文气息的文化地标区域。

城市雕塑可否既能观又能赏

徐晓虹说,合肥的雕塑文化历经30多年的发展变迁,从最初的起步到兴旺,很多作品在全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合肥雕塑也基本走到了大众普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城市雕塑,并有兴趣去欣赏它。“不过,不断进入到市场经济的雕塑艺术也呈现出一定的商品化,好的作品不断涌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劣质的作品。”徐晓虹寄希望于合肥的雕塑艺术家,要坚守艺术品位,不断打造精品艺术,“雕塑是凝固的音乐,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不断出现,可以使合肥的整体雕塑水平进一步提升,对打造合肥文化强市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徐晓虹说,可喜的是,近年来他看到合肥雕塑界涌现出一批青年才俊、后起之秀,他们为合肥城市雕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促进。“目前合肥有数百位雕塑家,其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身上具有很宝贵的创新精神。其中一部分年轻雕塑家水平在不断提升,并多次参加学术交流,创作的作品积极向上,他们必将为合肥城市雕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对于合肥广大市民对城市雕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徐晓虹觉得很欣慰,他认为,雕塑给人以视觉享受,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大众的文化品位,同时,艺术也需要引导老百姓去欣赏,城市雕塑要既能观又能赏。“比如创作城市雕塑时,要立说明牌,对作品进行简明易懂的文字说明,让更多的人不仅能看到我们的艺术呈现,也能真正理解和欣赏我们所呈现艺术的内涵与价值。”

推荐阅读:

湖北黄石:百万元征集奥体城市雕塑设计方案

加强城市雕塑建设 助力海口做好美化

2030年本市城市雕塑密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聊城新添一处城市雕塑 汇聚传统文化元素

(来源:合肥晚报)

编辑:风信子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浙ICP备19043241号-2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