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访谈 > 详情
详情

王建军:生态是汉中发展一切的根本

个人简介:

王建军,男,汉族,1963年7月生,陕西省丹凤县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

1983年8月至1986年9月,任丹凤县商镇中学教师、教导处副主任;1986年9月至1998年11月,先后任商洛师专团委干事,商洛地区教育局干部,商洛行署办公室主任科员,共青团商洛地委副书记、书记,商州市委常务副书记等职务;1998年11月至2003年7月,任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省青联副主席;2003年7月至2010年1月,任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其间于2006年6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10年1月任陕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2013年07月,任汉中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王建军:对我们而言,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生态是重要责任。汉中既要城市发展,又要绿水青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循环发展之路。

我们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好城乡建设。重点打造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县级城市、培养大镇名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四区”城镇体系。同时,立足于保护好汉中优美的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千方百计做强循环经济。在新型工业发展上,突出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烟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高新技术等产业。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重点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全国知名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并集中力量建设茶叶、蔬菜、柑橘和生猪等优势产业种植基地,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有机“种养基地”与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对接,实现农业系统资源的闭路循环。

在生态旅游发展上,我们按照“资源高效率利用、景区保护性开发、产品生态性设计和游客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汉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生态是汉中的根本,我们将不遗余力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建立循环经济目标考核体系,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和考核问责。努力将传统GDP转变为绿色GDP,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记者:从地理位置看,汉中是衔接大西北、大西南和中部地区的枢纽,汉中如何确立自己的城市定位?

王建军:汉中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陕甘川三省在此交汇,是沟通秦岭和巴山南北,联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

多年来,国家和陕西省对汉中有诸多的定位,例如提出汉中市要建设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和重要的物流中心,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将汉中定位为省内四极之一(宝鸡、榆林、汉中、渭南),形成百万人口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汉中建成以旅游、工业、生物资源开发和商贸为主的大型中心城市,陕、甘、川毗邻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此外,汉中还是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国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

目前,汉中的交通条件正在快速改善,随着西成高铁建设、阳安铁路扩能改造、宝汉铁路实施,西汉、十天、宝巴高速公路和汉中新机场——柳林机场的陆续投运、投用,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显现,制约汉中发展的最大瓶颈即将打破。

汉中的城市定位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013年以来,我们对汉中的山水、人文、地域特色、优势和特色进行了重新梳理,确立了“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以“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城市品牌,重点打造好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五大重点园区,全方位指导推进城市发展。

记者:穿越秦巴山区的古道,曾经使汉中成为一个战略要地。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能为这座城市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王建军:汉中位于秦巴腹地,由于秦岭、巴山阻隔,发展长期受制于交通。近年来,随着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城褒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交通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交通瓶颈制约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当前,我们正在抓紧推进汉中机场、西成客专、宝巴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并将加紧谋划和实施阳安铁路扩能改造、宝汉铁路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汉中将形成“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客货两运、陆空并行”的交通网络。

当“三高三铁一场”全面建成后,汉中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彰显,可以极大释放汉中的发展潜能。现代交通将极大提高汉中的开放度。使汉中主动融入关天、成渝、江汉经济圈,拉近与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汉中聚集,促进汉中加快发展。

同时现代立体交通还将促进优势资源加快开发。汉中生态、文化、水能、矿产、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十分丰富。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有利于我们按照循环发展理念,加快资源开发,打造循环产业高地、有机农业基地、汉文化旅游胜地、生态宜居城市。

记者:汉中市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面积27.7平方公里,这个项目的建设将对汉中城市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建军:汉中兴元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汉文化为依托,以文化旅游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基本立足点建设的一个综合型生态新城。其建设既符合汉中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品位提升、城市产业转型的需求,也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导向,是一个有利于推动汉中科学发展、有利于增进群众福祉的示范性项目,是我们“北优”战略的核心所在。

作为汉中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验性新区,在规划设计上,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首先是文化规划创新。以“文化即生活方式”为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和文化布局。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汉文化传统融入现代市民生活方式,建设“汉文化复兴地标新城”,倾力打造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其次是产业规划创新。以“社区即产业园区”为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小康梦”,用汉文化创新带动城市绿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教、宜养“五宜示范新城”。最后是旅游规划创新。以“城市即旅游景区”为理念,统筹城市规划和生态格局。为了美丽中国的“绿色梦”,以汉文化智慧保护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独具汉文化魅力的“生态旅游新城”,循环发展生态宜居城市。

示范区抓住文化大发展的契机,充分挖掘汉中市独具优势的汉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社会资源,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转化,是带动汉中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城市增长极。示范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彰显汉中深厚历史文化和优质的自然生态城市魅力,提升汉中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开放度,使汉中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性旅游休闲目的地、国家级汉文化特区。

推荐阅读:

王召明:打造现代草业的“链式版图”

爱德华·格莱泽:中国不要效仿美国的城市化模式

王澍:在中国的乡间寻找文化的真实

吴志强:把校园变绿是把城市变绿的起点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浙ICP备19043241号-2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