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访谈 > 详情
详情

李晓东:让建筑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

个人简介:

李晓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农村城市化;地域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著有专著3本,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主持设计的设计项目获多项国际设计大奖,其中:英国“建筑回顾”世界新锐建筑奖一等奖(2009),美国环境设计与研究协会年度最佳设计奖(20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奖评审团创新奖(2005);美国《商业周刊》/《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公共建筑(2006);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亚洲建筑金奖(2005);阿卡汉建筑大奖(2010);世界建筑节年度文化建筑大奖(2012);作品桥上书屋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2012年世界8大环保建筑;2012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院士。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晓东教授(资料图 战钊/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李晓东教授(资料图 战钊/摄)

从繁华的北京城区一路向北大约两小时车程,曲折的山间公路会把人们带到一片山清水秀的自然空间,这里是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的交界河村,一个风景如画、背山面水的北方村落。65家农户,村民三百多人居住于此,盛产核桃、栗子、梨等作物,附近还有慕田峪长城、箭扣长城等旅游胜地。201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这里,并萌生了给这个漂亮的村落设计一栋建筑的想法;2011年,由他设计的“篱苑书屋”在这里建成。

李晓东对“篱苑书屋”的阐释是:“完成这一设计实践了我的自然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理念,让建筑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篱苑书屋所处环境景色清幽,李晓东的设计构思在于让人造的物质环境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整栋建筑长30米、宽4.35米、高6.3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70平方米,局部二层,建筑内设多样的围坐、讨论空间,而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隔断,没有任何家具,突显空间的完整性。最具匠心的在于篱苑书屋的外墙材料是当地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柴禾杆,与屋外的水边栈道、卵石、篱笆浑然一体,让这座书屋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

走进书屋,书籍排布随意而易取,读者可以随手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任意书籍,可就近找到任意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杆射入室内,投射出各式各样的光影,明亮而温和。在这样的环境里,村民及游客将会得到最自然惬意的阅读体验。这也是书屋取名“篱苑”的原因。

篱苑书屋建成后,不但成为村子的新的旅游景点,也成了村民和游客阅读、交流的空间,成了很多北京人周末驱车前往的文化净土;也正是“篱苑书屋”,给李晓东带来了诸多世界性的建筑设计奖项:2012年的新加坡世界建筑节年度文化建筑类优胜奖,2013年瑞典的“建筑的必要性国际宣言”国际可持续社区建筑优胜奖;2014年10月,李晓东的“篱苑书屋”又获得加拿大建筑师协会设立的首届森山奖。

实际上,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西方文明融汇的李晓东教授,不仅在建筑理论、建筑思想、建筑教育等领域成果丰厚,其设计作品也多次获得国际性大奖,如他完成于2002-2003年的作品“云南玉湖小学”获得2004年美国环境设计与研究协会年度最佳设计奖,2005-2006年亚洲建筑师协会(ARCASIA))的亚洲建筑金奖;2008年李晓东带领清华建筑系学生完成的“桥上书屋”获得了2010年国际建筑界的重要大奖——阿卡汗建筑大奖。他也是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因为他在建筑和城市设计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和广泛的国际影响,李晓东于2012年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荣誉院士的称号。

推荐阅读:

黄兴国:咬定目标锲而不舍 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改善

赵克志:生态文明引领贵州走向新时代

王三运: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缪瑞林:实行更严格生态保护制度 加大灰霾整治力度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浙ICP备19043241号-2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