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访谈 > 详情
详情

刘磊:建筑师应该有手艺人的特性

个人简介:

刘磊,北京行者工坊建筑工作室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法建筑交流学会北京分会会长。自1996年就读同济大学研究生时就开始研究中国古建筑,并出版了《建筑孤旅》系列丛书。曾工作于清华大学设计院,2002年留学法国,2008年回国创办行者工坊。

刘磊

刘磊的行者工坊工作室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小写字楼的2楼,初次拜访的人多数会走错,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引标识,也没有美丽的小姑娘端坐在前台,进门后只有那满屋的图纸和模型昭示着这是建筑师的天地。

    每天,刘磊混迹在楼里上下穿行的人群中,穿格子衬衫,着塑料凉鞋,如同当年同济大学校园里那些随意的同学甲和同学乙。“我喜欢这样小规模的公司,房租不贵,也没有太多的压力,接的活儿也不多,但是每一个活儿我都能控制全过程。”

    他这样理解行者工坊的含义:“所谓工坊,有手工的意思。我的建筑理想就是像打造手工作品一样去打造建筑。”

    设计建筑也是一门手艺,建筑师应该有手艺人的特性。”

    “行者小刘”前传

    刘磊,1972年出生在山东。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他进行了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训练。“国画、书法、篆刻方面,我得的奖甚至比父亲还多。”大学选志愿时,崇尚理科更有用的父亲为他选的是同济大学结构专业。学着学着刘磊就感到不公平了——原来建筑学专业画画都可以拿学分呀!那不是我的强项吗?

    因此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刘磊自然转向了建筑学,他的导师是现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常青。也许是出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和抵触,他最初选的方向却是外国建筑史而非中国建筑,“斗拱有什么可研究的?巴黎圣母院、圣保罗大教堂那才是伟大的建筑嘛!”

    在看到他的基础后,常青果断地出手使刘磊悬崖勒马,“你最好学中国古建,中国就活生生地摆在面前,改学西方建筑史做什么?”这些“活生生的中国”后来被刘磊以“行者小刘”的名字写进了书里,不过成为行者还有另外的机缘巧合。

    当年,有一位和刘磊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和刘磊聊天,说如果自己考不上,就到处去走走看看,尤其要看底层人民是怎么生活的。刘磊很感动,“立即有一种使命感,觉得他很了不起”。这位同学的一席话,让刘磊豁然开朗,终于发现自己喜欢做什么了。

    在读研究生的3年里,刘磊孤身一人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来以行者小刘的名字写成了三卷本建筑游记《建筑孤旅》。他把建筑分了三类:皇家建筑、士大夫建筑和民居建筑。这三类建筑在他的3本书里图文并茂,并对这三类建筑在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纪录和分析。

    第一次调研是去九华山,导师派了个测绘任务给他。后来的数次跋涉他几乎都是一个人走。“没有人催促你什么时间离开,也没有其他人进入你的思考中来,如果有同行者是很难统一的。”

    几年后刘磊去意大利,他甚至连相机都没有带,相机的喀嚓声和一张张的照片都会把空间切成碎片,对于这些伟大建筑的审美,要的是整体感而不是拼贴。

    32岁前往法国

    大学毕业后,刘磊到了北京。先是1998年进了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2年后转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这一待就是4年。

这4年中,刘磊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施工图上,也正因为这段不可或缺的经历使他渐渐地从一名学生向着职业建筑师的身份靠拢。

    画施工图的日子很枯燥,刘磊并没有觉得无法忍受,何况收入还很不错。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还是想到处走走”。2004年4月,去法国留学的签证下来了。“说是留学,实是游学,欧洲有丰富的人文遗产,这些营养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渗透到思想里去。”

    随行的,还有一套花了1000元买的《柯布西耶全集》,柯布西耶是他最喜欢的建筑师。他横下一条心,如果考不上,就拿这个当做向导,将柯布西耶的作品全部走一遍。

    当年刘磊已经32岁了,在出国的人群中确实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以他在国内的学历和资历,本来可以选择研究生的5年级,但刘磊自降身价选择了3年级。“3年级讲的都是最核心的理念和方法,5年级什么都学不到。我们年龄大的人有很多局限,但比年轻的时候就出去也有一些优势,因为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学什么。”刘磊说。

    身为老同志的刘磊,这个想法比较实在,学真本事比拿学位重要。去当地的建筑事务所实习,也是提高水平的做法。在法国,刘磊一边像打闪电战一样走遍了欧洲,一边从4年级起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工作,先后换了4个事务所。

    在国外生活很辛苦,出于破釜沉舟式的心态和大龄青年的危机感,刘磊决心要比别人吸收的更多,当然压力也更大。他不仅顺利地毕业和拿到学位,还在国外学习期间飞回北京通过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考试。

    流动的建筑

    2008年,刘磊回国,与法国一同留学的同学洪金聪创办行者工坊事务所。半年左右时间,他就拿到了一个自己想做的项目。这个项目位于广东,是一座古城的沿江商业开发,刘磊感兴趣的是在此可以把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方规划上先进的理念结合在一起,而且它非常小巧精致。

    在建筑的规划思路上,刘磊将江景资源和建筑的布局相结合,通过多角度和建筑微微的扭曲,实现了每一栋建筑对江景的共享。为了体现与隔岸古城的协调,在屋面采用了中国元素瓦屋顶的设计,通过屋顶的倾斜角度来保证了雨水的排放和时尚元素的加入,赋予其灵动的变化。

    在内部空间的设置上,刘磊最看重的是商业街上人流的聚集地和形成的一个个趣味中心。街道是有表情的,好的场所设计能让每一个行走在街道上的人停留、观看、交流。而现在很多商业中心连个坐下来的地方都没有,人们如果无法停留,商业就无法发展。

    他想起了刚回国的时候去逛庙会,一条街走下来,没有可以息足之处,觉得太累了。当建筑师作为平常人去使用建筑时,对于什么是好的建筑会有更深的体会。

    因此这个充满了流动感和旋律感的建筑让刘磊费心良多。“这个建筑群落是有节奏感的,好比钢琴的五线谱,绝不是平铺直叙。”从布局到江边人们乘凉的阶梯,都要考虑,从而让每一处看似无意的设计都有意味。

    另一个项目则是一家企业的会所委托设计。项目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很好,三面环水。在设计中他追求的还是一种流动感,不管是建筑外形还是内部空间设计,甚至可以从一个房间走到建筑尽头的另一个房间,体现出亲切的交流感。

    小即是大的原则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行者工坊从一开始就只想做一个小事务所,人数少,地方小,连合伙人之一的刘磊对它的期望值也是小的。为什么?

柯布西耶是刘磊最推崇的建筑大师,但需要另一位大师的行为来解释行者工坊小的合理性,那就是获得了2009年普利策建筑奖的祖姆托。此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就做一个小的事务所,设计的作品和那些直插大地、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比较,堪称娇小玲珑。

    这种想法和刘磊在法国的经历有关。刘磊感受到的法国,不仅是浪漫的,而且是理性的。“法国的感性和理性都非常极致,这个国家产生过最多的数学家;也是在法国,巴洛克没有市场,法国人特别讲究正统和章法。”因此,在做项目之前,花大量的时间作分析,不管结果如何。体现在设计上,是不断质问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这样?自己去回答,“就像一休一样”。思路出来后,建筑师交一个图纸给施工方,整个流程非常细腻。

    在法国,刘磊选择的也是小的事务所,因为小,有很多好处。“就像祖姆托,事务所所有的人都为他服务,我认同他说的,一个事务所超过了15个人,老板就没有精力亲自作设计了。”小的事务所能把质量控制得特别好。

    而大的建筑设计公司,虽然庞大,效率却不一定高。作为建筑师,刘磊希望作品能倾注自己的感情,自己能影响这个作品。建筑师最重要的是控制力,能对这个作品负责。

    与谈论建筑时激情四射的性格不同,刘磊给自己的定位和评价显得小心翼翼,“我只能控制小项目,但我有能力控制到细枝末节。”

    他经常问自己:“我就是一介书生、一个小建筑师、一个小海归,能影响政府的意愿么?我能和财大气粗的甲方有好的合作么?大的东西很难控制,你能保证在上千张图纸中控制每一个螺丝钉吗?如果我要做,一定要做到能控制每一个把手。”

    刘磊也有困惑:“有时候我觉得中国不需要建筑师,只需要流程化地去拷贝别人的东西就够了,而且越是流俗的东西,越被认为是主流的。”比如欧陆风情,比如混搭的各种不清楚来历的风格。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会拒绝,本能地抵制这种缺乏创造力的东西。

    “如果仅仅是复制和拷贝,我在几年前画施工图的时候就会了,为什么还要去留学?我就是喜欢作设计。”如果是缺乏原创的项目,他可以不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RSS | 产品库
2008年度中国农业网站最具创新单位2008年第五届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单位 版权所有:园林资材网 www.cnzicai.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2007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Top100中国农业网站百强
浙ICP备19043241号-2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000040968
平平安安